当前,中国外卖市场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战争。随着携重金高调进军外卖行业升富配资,老牌玩家美团和阿里巴巴也重新加注投入,原有市场格局出现松动,用户争夺陷入白热化。
正是在这样硝烟弥漫的竞争环境里,近期、京东、先后公布财报,各家在外卖大战的投入和取得的效果也逐渐变得清晰。
作为新入局者,京东集团的二季度财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。财报显示,二季度京东营收3567亿元,同比增速22.4%超预期,但利润却出现大幅下降,净利润仅62亿元同比近乎“腰斩”。同时,经营利润也从去年同期的超百亿转为亏损。
这一切,都与京东在外卖新业务上的巨额投入息息相关。不过,在京东叙事逻辑里,外卖亏损是战略投入,是为了长远协同效应。
利润骤降之下,京东会退出外卖价格战吗?随着外卖大战的深入,京东的战略目标能如愿达成吗?
零售基本盘稳固,外卖成利润“吞金兽”
在618大促季,京东主站零售业务展现出强劲势头。第二季度,京东商品收入达2824.1亿元,同比增长20.7%,且各品类增长全线飘红。其中带电品类收入1789.8亿元,同比增长23.4%;日百收入1034.3亿元,同比增长16.4%。
服务收入也在二季度实现了显著加速升富配资,同比增速29.1%。其中,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.7%,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增速34.3%。
京东零售二季度经营利润率从去年的3.9%提升至4.5%,创下公司有史以来促销季度最高纪录,说明京东核心零售业务的运营效率在提升,成本控制得宜。
用户增长同样可圈可点,京东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,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%,这是电商平台看中的抢流量、留用户数据。
然而,包括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出现巨额亏损,为京东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成本投入巨大的新业务,将集团经营利润从去年的105亿元拖累至亏损9亿元。
二季度,包括外卖、京喜、产发在内的新业务收入快速增至138.5亿元,经营亏损同步扩大至147.8亿元,考虑到其他业务变化不大,因此绝大部分亏损都是外卖贡献的。
外卖大战的亏损惨烈程度甚至超出专业机构预测。据深网报道,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称,京东二季度外卖投资损失达130亿元,超出摩根大通预期的100亿元。研报指出,京东因财务压力或率先在三季度退出价格战。
究其原因,离不开京东在营销、履约成本等方面的投入。二季度京东营销支出费用高达270.1亿元,同比翻番,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4.1%飙升至7.6%。
外卖行业进入门槛低,但壁垒却并不低。在履约层面,美团用多年时间建立的AI调度系统,2023年时已将外卖单均配送成本压至4元左右,而京东尽管有达达升富配资,但其骑手成本更高,这是挑战者需要弥补的客观效率差距。
反馈到现金流状况上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京东自由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496亿元缩水至220亿元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、受限制现金及短期投资也从去年底的2414亿元减少到2234亿元。“烧钱”对集团血液的消耗显而易见。
或许,这也是京东近来放缓补贴步伐的原因。8月中旬,《中国企业家》杂志采访了许冉。针对“7月以来,和对手相比,京东外卖的补贴动作和发声较少。京东不敢投入了吗?”的问题,许冉表示,“我们也没有参与7月份以来的‘恶性补贴’”。
放眼未来,放缓补贴步伐,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京东亏损减少,但也面临用户流失的风险。
不得不打的外卖“防御战”
京东为何要烧钱做外卖?在财报业绩电话会上,京东管理层将外卖定位为长期战略方向,称“长期来看,这些投入将拓展更大的成长空间,并与核心业务形成协同效应,释放更大的利润潜力。” 这也延续了许冉此前的表态:“建议大家不要单独去思考即时零售或者外卖业务,而是要放在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和服务体验上通盘考虑。”
一个外界皆知且未明说的真相是,外卖是京东不得不打的一场防御战。竞争对手美团的闪购业务,正在直接威胁到京东核心的“快”心智,并侵蚀其标品基本盘。由于闪购模式依托商家线下货盘,且提供大量品牌标品,包括3C、日百等,这些都与京东核心品类高度重合,且同样强调配送速度。
而且,美团还在加速布局闪电仓。美团最新的财报显示,截止6月底其在全国已有超过5万家闪电仓,如果京东再不构建起即配能力,加强防御,其电商业务有被颠覆的风险。
今年6月,刘强东表示“最近五年是京东走下坡路的五年,没有创新,没有成长,没有进步的五年。”如今作为创新业务之一的外卖被寄予厚望,京东希望基于自营形成的供应链、仓储物流等优势,在新领域找到新增长点,因此刘强东本人也为京东外卖高调站台。
今天,京东对外卖的定位是一场马拉松。京东外卖业务核心负责人郭庆表示,“千万不要拿跑400米的心态去跑;我们短期内,既没有保第一的压力,也没有争第一的需求。”但实际京东外卖面对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。
时间退回到4月,外界可能很难料到,携饿了么和500亿补贴下场的淘宝闪购,能迅速撬动市场格局的松动逆转,而京东则面临着边缘化的风险。
从订单量来看,京东外卖自峰值日均2500万单后,再也没有公布过最新订单量。
在用户体验方面,受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影响,配送超时问题频发。商户端也对京东外卖意见很大,认为京东自营七鲜小厨“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”,存在不公平竞争。
刘强东曾说,“京东外卖净利润不许超5%“,但很快就被巨额亏损上了一课。且短期内,京东外卖业务的亏损还将持续。招银国际和东方证券都预计,京东外卖业务三季度的亏损都将高于二季度。
这也使得华尔街机构纷纷下调京东的目标价格。二季报公布后,德银将京东目标价从45美元下调至43美元,瑞穗证券将其目标价从42美元下调至40美元,Zephirin将京东目标价从129港元下调至118港元。
展望未来,刘强东“利润换增长”的故事能否讲通,协同效应是否能如愿达成仍未可知。不过,亏损如若一直持续,对投资者而言可是不可接受的。外卖大战的终局会走向何方?我们拭目以待。
宇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