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真的告急了吗?20万“双非生”要“杀”到战场?广升网
曾被视为“精英特权”的香港出生纸,如今竟让港校陷入“危机”之中。
这20万“双非生”被视为争夺香港高校名额的“入侵者”。
他们手握香港身份,却长在内地。
面对升学,陷入两难境地,是留港享受本地学生福利还是在内地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?
“赴港产子”背后的机遇和挑战2001年,一桩“庄丰源案”成为内地人疯狂去香港生孩子的契机,再加上那时候是我国内地实施计划生育的关键时期。
所以,当时一些有钱人则另辟蹊径选择“赴港生子”,然而香港也发出明文规定,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同样享有居港权。
可当时大家都在观望,到底这一方式可不可行,谁也不敢第一个去轻易尝试。
展开剩余88%这时候,有一些“胆大”的人直接去了香港,据数据统计,2001年在香港出生的内地婴儿仅为620人。
这620个孩子则拿到了香港居住权,随后便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。
截至2009年,内地孕妇在香港生子的数据已经远超香港本地人生子的数量,十年间已经累计超过20万的“双非生”在港诞生。
然而很多人不解,为何这些人这么热衷去“香港生子”?这背后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深远布局、内地的计划生育以及“香港纸”的黄金价值的考量。
2000年,内地计划生育政策收紧,很多家庭为了多要一个孩子,想尽办法,再加上在内地如果超生的话,需要缴纳20万的罚款。
如果去香港生子的话,也仅仅相当于罚款总额的¼,相对来说去香港生子更为划算。
再加上那时候,香港实施了CEPA协定,已经对内地的十多个城市开放广升网,一次留港时间不超过7日,而一年办理次数不受限制。
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中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而香港当地人也发现了这一潜在的巨大商机。
开始实施从预约、签证、医院、产后护理“一条龙”服务,到了2010年,约有4.1万名内地孕妇赴港生子。
当然,他们费尽“千辛万苦”跑到香港生孩子,还有另一大好处,那就是“香港纸”的重要性。
在香港出生的孩子,可以享受医疗、教育与社会福利的三重红利,要知道,香港的医疗体系以“双轨制”著称。
港籍身份的子女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医疗条件。
当然关键的是,关于子女上学的问题,有港籍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机会,国内的127所高校,包括清北在内,可以免试。
如果想要在港入学,则可通过“大学联招办法”申请香港八大高校。
然而,这一问题,就引发了香港本地家长的担忧。
是“入侵者”还是“新港人”?按照时间来推算,2001年出生的孩子,马上就到读大学的年纪。
这批特殊的群体,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临着复杂而艰难的选择。
他们被香港本地人视为抢占资源的“入侵者”,当然也有部分人怀揣着对“新港人”的期待。
然而,香港当地学生和家长则不免担忧,香港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,但优质的资源有限,港大每年招收的学生名额相对固定。
这样一来广升网,很可能香港当地的大学生就会被这些“双非生”抢占名额。
然而,这些“双非生”则会在香港和大陆的各大学之间衡量、对比。
香港有多所在世界排名100以内的大学,教育、资源与师资都非常出色。
再说说香港硕士的学制较短,1~2年即可毕业,费用的话,相对于国外欧美地区,自然是便宜了很多。
当然,申请难度也相对来说较大,虽然有一些高校对“双非生”开放,但对学习、学术、实习等方面依然有较高的要求。
如果是要在内地上学的话,学费低,也不用担心签证和语言考试的问题。
也不需要重新适应生活环境、学习模式、饮食等,对以后的考试、就业都有一定的帮助。
而弊端则是因户籍问题,非户籍生在内地如果要参加高考,有一定概率是无法报考部分省份的定向招生计划的。
尽管有的省份承认“双非生”的身份,可以参加内地的高考,但也有一些条件限制,比如说父母缴纳社保、就读年限等等。
资源争夺还是双向奔赴?“20万双非生要入港”的消息,引起了香港民众的恐慌,教育局针对“双非生抢夺教育资源和名额”等问题,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教育局发布了相关的政策措施,首先教育局表示,香港各大学具备足够的学额和灵活性,能够妥善应对新增的学额要求。
所以请广大的香港家长和学生,不要过度恐慌和紧张。
港大会保证本地学生的权益。
同时,最关键的信息则是,香港本地学生的成绩不会受到内地自修生成绩的影响。
随后,教育部更是通过一组数据,来打消了大家的顾虑。
自从2005年起,“双非生”的出生人数增幅126%,如果这些人以“自修生”的身份来香港报考大学。
那么他们早在2023年的时候就会来参加文凭试。
但根据最近这两年的数据来看,2023年的自修生7637名,只比2022年增加了678人。
报考2024年文凭试的自修生反而较2023年还减少了206人。
所以大家所担心的20万“双非生”会大量涌入,看来此问题并没有出现。
或许这一批人选择留在内地上学、去国外留学,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他们从小就已经来到香港就学。
随后,针对“双非生会影响港生文凭试成绩”的说法,教育局也给出明确的答复。
就是文凭试是采用水平参照成绩汇报制度,根据预设的能力等级来汇报考生所达到的水平。
而考生自己的成绩反映的是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,是不会受其他香港本地考生和“双非生”影响的。
所以,香港家长和学生与其担心“双非生”会影响他们的名额和资源,不如抓紧时间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。
所以,“双非生”应该如何选择,需要综合多个因素去考虑,谁能分析好,权衡清楚,谁就是最后的赢家!
参考链接: 港媒登广告反对内地生“港漂”称留港就业抢饭碗 环球网 连夜逃离的内地生:来香港读书 咋就变成逃难了? 荔枝新闻网 教育局:“双非童”不影响港生考文凭试 大公网发布于:河南省宇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